最近在商业领域经常听到的一个学术词语叫做产业园招商策略。对于中国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最初改革开放初期的优惠政策为主导阶段,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享受特殊政策优惠到发展中期的基础环境为主导阶段,再到现在的环境主导阶段,可以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完备的产业配套,成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各项考虑因素。可以说在现阶段招商引资发展的过程当中,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竞争要求,也暴露出来很多的问题。
对于现阶段投资者选择产业园区政策,一定要避免低层次的竞争,避免造成开发成本过高。在现阶段的各国家产业园区,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的鼓励产业园区在土地价格、税收政策等方面,都会推出一系列地方性优惠政策,而这样的一些政策可能会使得各个地区的产业园区政策优惠逐步趋向于相同。不过为了能够在招商引资竞争当中获取更大的优势,各地的产业园区可能会突破国家土地税收法规的政策进行价格战竞争这样的一种态势也是愈演愈烈。当然这种单纯依靠政策优惠的第一层次,招商引资的政策,最终损害的只是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广大利益,所以造成土地开发成本过高,不利于产业园区的长远发展。
而对于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的作用也在不断的弱化,使得很多产业园区的竞争实力不断的下降。其实能够看到很多的产业园区竞争实力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项优惠政策在逐步取消,而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产业园区所享受到的优惠政策肯定会逐步取消,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和产业园区外的企业,享受到的政策待遇会不断的趋向于相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了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所以无论是产业园区内的企业还是产业园区外的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方面必然会逐渐趋向于相同,而对于招商引资来说,产业园区想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就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而针对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来看传统的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相关要求。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正呈现产业化考虑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对于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看到的是我国产业园区遍地开花,数量上面非常多,也呈现了过度泛滥的一种现状。而且对于我国很多的产业园区的产业,大多数产业出现雷同的情况,成为当下的一种诟病问题。而如此多产业雷同的一种情况,使得很多城市的产业园区成为土地闲置土地结构不合理等尖锐矛盾地区影响到各地方的实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