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金融,中国平安发布报告称将于2030年前实现运营碳中和 践行绿色金融,中国平安发布报告称将于2030年前实现运营碳中和 从长远来看投资新兴技术可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福陆股票今天早盘上涨近10% 平安人寿斩获两项金融创新大奖,持续深耕“金融+科技”战略做有温度的保险 五个孩子的母亲开始创业以确保她的家人得到妥善照顾并帮助陷入困境的家庭 近一半的小企业主因通货膨胀而贷款 可以改变您的业务方法的九个有影响力的客户服务课程 建立市场时要避免的五个错误 诺福克的塞尔登市场正在寻找零售商申请店面空间 如何开设Etsy商店 准备通过9个简单步骤进行销售 人力资源技术初创公司Skillr从Binny Bansal和Kunal Shah那里筹集了120万美元 史密斯维尔高级商务课程创建真实世界的项目 在2022年保持竞争力 如何在线开展业务 Machias业务发展和联合办公空间超过资本竞选目标 印度家族企业可以从新时代的初创企业中学到什么 经历永久性肺损伤后他创建了无塑料业务 Tiffin创新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做好创业的准备 辞职将如何影响我获得商业贷款的能力 可视化您的初创企业时需要考虑的3件事 安大略省帮助更多移民创业和发展业务 关于如何成功地向投资者推销您的商业理念的5个技巧 农业科技成长基金开业 24岁大学毕业就自己创业 创业前4位成功企业家想让你知道的事 寻找中部地区最佳初创企业的桂冠 Emami将德国护肤品牌Creme21带到印度 耐克以未公开的价格收购NFT运动鞋品牌RTFKT Studios 广告商可以通过3种方式实现更具可扩展性的品牌衡量 Foot Locker推出女装品牌 三星的入职合作伙伴计划让品牌的第一方数据大放异彩 在线家居装饰品牌Nestasia从Stellaris和HNI筹集了400万美元 ITC将缩减大众市场肥皂和洗发水品牌Superia 无肉品牌赞助了Quorn的素食营销噱头 博尔德肉类替代品牌jack & annie's融资2300万美元 What3words将在印度扩大与品牌之都国际与印度时报的战略投资部门的财务和战略支持 阿育吠陀独立护发品牌Chāmpo获得100万欧元的pre-A轮融资 美国最大的品牌推动者 可用的品牌更新和资产 2022年将遵循的八种品牌和设计趋势 尽管这个假期供应短缺 如何保持品牌忠诚度 特斯拉在2021年获得巨大的品牌价值 龙虾卷在南安普敦开设了大品牌计划 Twitter公布了在2021年引起正面热议的东南亚品牌推文列表 在不破坏银行的情况下建立品牌的9种方法 如何从头开始创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时尚品牌 BG企业主以美味的方式回馈母校 希尔顿村礼品店老板将工作教练经验带入企业 全球变化和商业身份的作用 领先的西米德兰兹商业人物获得MBE为商界女性提供服务
  首页 » 商业 >

践行绿色金融,中国平安发布报告称将于2030年前实现运营碳中和

2021-12-15 14:58:39来源:
近日,中国平安发布《中国平安2020气候风险管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中国平安集团绿色投资规模达2088.86亿元,绿色信贷规模达532.78亿元,前三季度绿色保险保费收入251.09亿元。报告中还首次披露了中国平安碳中和目标,宣布将于2030年之前实现运营碳中和。

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中国办公室指出,平安集团于2019年起向CDP披露气候变化信息,并在2020年获得了A-的成绩,领先于所有披露的中国金融机构。这份报告以向CDP披露内容为基础更进一步,计算并披露了投资组合的碳排放总量及重点行业的排放情况,为企业后续设定更全面的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也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基于气候风险因素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气候治理融入公司战略

报告指出,中国平安创新和规范了气候风险的治理模式,并将其融入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建立起专业科学、可实践的ESG治理架构,充分发挥董事会和高层管理的监督管理作用,明确了目标制定、规划执行和考核等责任分工,并严格按照定期汇报、季度检视、半年度会议和年度考评的工作机制推进执行。此外,平安集团还要求各专业公司每月在AI-ESG平台上传绿色金融数据,总结相关工作的阶段性情况,进一步强化了内部的ESG能力建设。

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是多方面的,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国平安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制定了可持续的保险战略、责任投资战略、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近零发展战略,以此来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

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中,核心环节是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平安基于自身业务运营的特点,从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个维度出发,建立了平安风险识别矩阵,与企业原有的“251”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度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平安的风险治理能力。

结合TCFD框架,中国平安还在报告中公布了自身在运营和投资上制定的目标和指标——在2030年之前实现运营层面的“碳中和”,包含所有办公能耗、数据中心用电以及差旅的碳排放。投融资组合层面,中国平安也是全国第一家披露了总体资产的碳排放的金融机构,搭建了计算和预测模型,待市场相关因子更加完善时公布最终净零目标。

绿色金融实践再升级

为实现碳排放相关指标和目标,2021年中国平安制定并发布“绿色金融+”升级行动规划,全面深化绿色金融布局,充分发挥绿色投资、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作用。截至9月末,中国平安集团绿色投资规模达2088.86亿元,绿色信贷规模达532.78亿元,前三季度绿色保险保费收入251.09亿元。

作为一个综合金融集团,通过投资助力绿色产业发展,是中国平安在碳中和领域的重要切入点。将资金更多投向新科技、硬科技、新模式等特精高新类企业,是平安绿色股权投资在碳中和时代目标下的主要投资方向。以平安资本为例,围绕“碳中和”“科技创新”两大主题叠加领域,平安资本聚焦“清洁能源+电网升级+储能”“自动化+信息化+精准农业”“工业+医疗清洁生产+新材料”和“新能源车、绿色建筑、医保科技”四大碳中和投资方向,产生了包括深圳环保、三川能源、宁德时代、信达生物、药明康德等在内的诸多优秀的绿色投资案例。

绿色信贷上,平安证券独家主承了国家电投绿色公司债券,公开发行了上交所首批绿色公司债。国家电投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山东海阳核电站项目,据测算,该项目落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超1300万吨,具有极大的气候与环境效应。平安银行连续4年累计投入52.3亿元资金,支持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等,全力保障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核心工程落成发电。

绿色保险上,平安同样也针对性地推出了许多举措,如针对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绿色建筑、林业等绿色项目和绿色企业,开发推广适用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一定优惠。由平安支持打造的智慧环责险服务平台助力深圳启动和推行环强险,解决传统模式下企业经营者投保意愿不足、保险公司风控能力弱、政府部门监管难到位等难题,实现多方联动,共建生态文明。

绿色运营方面,平安开展了“减塑行动”“绿色出行”等一系列运营减排行动;“世界最高办公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和LEED 铂金级认证,同时荣膺国内外绿色建筑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充分展现了平安金融中心作为绿色建筑典范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出众表现,以及项目在运营维护阶段的领先水准。

作为中国负责任投资领域的先行者,中国平安还在2020年12月和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推出了“新华CN-ESG评价体系”,为ESG风控、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管理的整合应用提供了中国特色、智慧化、实时性的工具和数据支持,旨在帮助更多企业、机构和人参与进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TCFD工作组成员、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组首席专家刘瑞霞表示,他们正在全球持续推进和监测其建议的采纳情况,对本次中国平安的气候变化风险应对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刘瑞霞认为,本次报告展示了中国平安作为综合金融集团,发挥保险、投资、信贷综合优势,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上的举措和良好成效。特别是指标和目标方面,平安集团选择了自身运营碳排放、资产组合碳强度、气候投融资活动目标等内容进行了量化披露,有效落实了TCFD的指标和目标建议。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长期问题,助力打赢低碳转型硬仗是企业的共同使命。中国平安表示,将持续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以自身行动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绿色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