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直都说,在八九十年代绝对是一个发展财经的好时代,在八九十年代只要不犯傻不犯懒,即便是偶尔有点犯浑,那么很有可能就能够在南方地区实现草根逆袭,而深圳的华强北地区就是一块适合草根逆袭的沃土。在1988年深圳电子集团改名为赛格电子集团,并且在华强北地区的赛格工业大厦单独开辟了一个电子元器件的配套销售市场。这个市场也是国内第1家电子专业的市场,不过在之后不久又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
在1996年的时候,因为深圳当地电子生意火爆,使得深圳赛格工业大厦当中的摊位供不应求,于是当时深圳赛格集团就推平了旧的赛格工业大厦,在原来的赛格工业大厦的地址之上,建立了当时亚洲第一高楼,深圳赛格大厦。而与深圳赛格大厦仅仅只有一条街之隔的华强电子集团将工厂迁到了关外,并且在原来厂房地址之上仿照着赛格大厦的模式,建起了一个6万多平米的华强电子世界,所以华强北就开始了华强与赛格双雄对峙的一种财经局面。除了华强与赛格之外,在深圳地区其他的一些厂房也迅速的蜕变成了一些亚洲新兴的电子市场。而当时在深圳华强北地区,如果能够拥有电子市场当中1.2米见宽的柜台,那么这一个柜台就相当于一家企业,而且人们难以想象的是,当时这1.2米见宽的柜台在当时是多么的吃香和抢手。
有相关人士回忆称在华强电子市场开盘的时候,一共6万平米的商铺在进行招商,没有想到的是三个小时之内就一抢而空。根据有记忆的人士回忆当时在华强电子市场当中的一个商铺铺位的申请登记表,从登记办公室拿到销售处居然就能够涨价5万块。而为了维持销售的秩序,在华强电子市场开盘的当天,甚至当地的派出所派出了所有的警力来维持现场的治安与秩序。所以在当时只要不是傻子,只要能够抢到商铺的铺位就能够发财,这句话现在可能听上去有一些扯,但是在当时那个时候只有1.2平米的商铺铺位赚上上百万,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可以说有一些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人,在深圳华强电子市场练摊,三年到5年,转眼之间就能够变成身价千万甚至身价上亿的企业家。曾经有一个工厂的女工,因为不想在工厂打工上班就跑到了华强北,专门帮人卖手机的麦克风配件。几年的时间,这个女工就租了一个单独的铺位,自己单干,再经过几年的时间,这个女工就自己开启了一个小工厂,一边办厂一边读书,竟然一路最终读到了清华的博士,而这个工厂女工的名字叫做王丽,如今就是深圳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