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迎财神。“大家的‘财神’便是党和国家,香港移民到这儿日常生活20年了,日子是一路领先节节高升。”赵明霞一家是重庆市三峡移民,2001年落户口到江苏如东县马塘镇潮北村——这儿是吴亚鲁、吴亚苏英烈的故乡。很多年来,本地牢记初心贯彻落实香港移民扶持现行政策,让两口子根据学生就业平稳创收,一双子女也已毕业后寻找工作中,一家人过到了幸福快乐的小康水平。
马塘镇是苏中红色教育基地,依次不断涌现409名英烈。吴亚鲁1898年出世在这儿潮北村的一个读书人家中,1922年添加我党,是南通市地域第一位共产党人,1939年在国民政府反动派生产制造的“平江县血案”中被害案。其弟吴亚苏在他的危害下报名参加改革,亦在抗争中勇敢捐躯。
“革命烈士‘舍小家顾大家,为大伙儿’,三峡移民精神世界也是那样的追求完美。”20年前,27岁的赵明霞、李功发夫妻到潮北村落户口之初,就听到了吴亚鲁、吴亚苏弟兄的改革个人事迹,这激起了她们为美好生活闯荡的斗志。
镇村干部张鹏详细介绍,潮北村是个典型性农牧业村,包含二户三峡移民以内目前980户3560人,男生大多数外出务工,女性承担大管家种田,“全村人人均纯收入不少于三万元”。
赵明霞还记得,刚来时不容易种地,“镇村干部和隔壁邻居帮着种,大家跟在后面学,种田养殖都是有农业技术推广党员干部上门服务具体指导。”七年前,本地分配李功发进了一家台资企业,月薪4000多元化;赵明霞也在一年前被分配干了一名清洁员,每月拿到2000元;再再加上养殖的收益,她们夫妇年薪轻松10余万元。现如今,一家六口住着一栋双层小别墅,上年她们还花销20来万余元将左右内外室内装修一新。
马塘镇党员干部赵子林退居二线前就结队联络赵明霞一家,从香港移民落户口到处理学生就业,很多年至今关注未曾中断。临近春节,赵子林还自己掏钱买回来年礼送至赵明霞家中。“大家把三峡移民作为一家人,她们也早就融入了地区日常生活,并根据自身的两手劳动致富。”赵子林说。
如今的潮北村,混凝土地面通到大门口,每家每户住的是两到三层的房子,八成之上的家中拥有私家轿车。71岁的当地群众王银山一家五口人,2020年全家人收益做到了20来万余元,“大家那样的工资水平在全村人但是中等水平”。谈起日常生活转变,他侃侃而谈:“以往是食不果腹穿不太好,过年或过节才弄2个菜,两年才懂得买个新衣服;如今这一标准,外出‘四个轮’,每天像新年,想吃什么有啥,就怕吃到‘富贵病’。”
问到村内还有没有困难户,张鹏告知新闻记者,2019年,她们村低保的34户44个贫困户所有脱贫致富,脱贫致富后人均收入超出一万元。“无论是香港移民户還是困难户,都不可以让她们在小康生活道上没了队,不然大家也是有负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