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器关闭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古代的人如果看到今天的直播,会以为遇到了神。信息交流是形成人类社会共同体的粘合剂。克服空间距离带来的信息障碍只有两种方法:或者翻山越岭,亲眼见证,亲耳验证;或使用各种通讯工具获取信息并进行交流。人类从口耳相传到文字,用了数万年的时间;从手稿的流通到印刷和传播,历时数千年。从瞬间传播到信息爆炸时代,人类仅仅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其中,直播、
现场直播
“声”在现场
及时性是远方信息最有价值的价值。要达到同步理解的水平,就需要有更快的传播工具,可以承载信息。电的传输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如果信息可以在电的“翅膀”上飞翔,瞬间传输将不再是人类的梦想。
1844 年 5 月,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在华盛顿用自制的电报机发送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电报信息。这条消息通过美国国会赞助的电报线从华盛顿出发,立即抵达巴尔的摩。
仅仅过了三十年,“华生过来,我有事找你”的声音在贝尔的电话上转化为电脉冲,再在电磁终端上转化为人声,从而实现了语音的即时传输。
但是,无论是电报还是电话,都需要克服地形,在山上铺设昂贵的电报和电话线。长途“直播”如金一般,多用于通报列车到站、前线战斗等重要信息。如何摆脱电线的束缚,成为下一个任务。二十年后,无线电信息传输时代已经到来。
首先,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麦克斯韦在 1864 年提出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有朝一日人们将能够在没有电线帮助的情况下以光速发送电子信号。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用自己的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理论。
1896年,俄罗斯科学家波波夫将这一理论变为现实,并通过无线电传输了莫尔斯电码。虽然传输距离只有250米,但证明了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跨越空间传播。第二年,年轻的意大利人伽利尔莫·马可尼通过改进的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设备,成功地将无线电波传播到布里斯托尔海峡 14 公里。随后的第三年,一场在英国的游艇比赛拉开了序幕。观众席位于岸边。比赛终点定于离岸 32 公里。终点处已经安排了一艘船,将“都柏林快车”的信息托付给它。会员'
1920年6月15日,由梅尔巴夫人主演的“无线电电话”音乐会在英国举行。因为马可尼的现场直播,除了听到演唱会优美旋律的观众外,在巴黎、意大利、挪威,甚至希腊的收音机前,都有远远的听众。接下来的十年左右是广播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黄金时期。1923年,出现了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声音直播具有很强的渲染力,可以带动观众的情绪,引起共鸣。从经济危机到二战,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公共广播进行了三场“炉边会谈”。在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中,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在克服口吃的障碍后,在电台播放了五分钟的演讲,鼓励人们坚持战争。
直播电视节目
“现在看”
电视的发明仍然要从无线电波开始。既然电磁波可以携带声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携带图像进行同步传输?这个大胆的假设很快被世界各地的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实验,20 岁的英国青年约翰·洛基·贝尔德也是其中之一。贝尔德电视机的原理是将要发送的场景分成无数个明暗不同的小点,以电信号的形式发出,然后在接收端再现。在 1925 年 10 月的一次实验中,贝尔德在机器的接收器中看到了一张玩偶的脸——这是他放在另一个房间测试图像传输的玩偶。电视诞生了,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
1936年8月30日,在伦敦广播电视博览会上,参观者不小心“走进”了女歌手海伦同时歌舞演唱会的“现场”,但海伦的实际演出地点却远离博览会。伦敦郊区的亚历山德拉宫。一位女歌手的手势和笑容通过电视屏幕同时传到另一个空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电视直播。如果不是五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电视超越广播影响的时间点早就提前了。二战后移动互联网电视,各国开始重建经济,电视制作和广播业也恢复了。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