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像中,颐和园的西洋楼是纯色的,但事实上它是“五彩缤纷”的。颐和园管理办已经开展的“修补1860”三期文物修复已经证实这一见解。新闻记者昨日从颐和园管理办获知,“修补1860”三期将进行24件陶器、5件硫璃共29件珍贵文物的修补工作中,这也是颐和园初次试着对硫璃预制构件开展修补。
近日,新闻记者走入颐和园文物修复服务中心,“珍贵文物医师”已经对一部分珍贵文物进行修补工作中。“修补硫璃预制构件曾常常以传统式的方法开展,没法保存硫璃自身的色调。大家此次挑戰全新升级行业,初次试着对硫璃预制构件开展修补。”颐和园管理办珍贵文物考古学司副司长陈辉说。
“试着修补硫璃,是由于要再现西洋楼的五颜六色原状。”陈辉说,游人参观考察圆明园遗址时,散播着奶白色石柱县的西洋楼是必到的地方。在游人印像中,西洋楼是纯色的。殊不知,根据考古学、历史时间档案查询系统等一系列研究发现,被毁以前的西洋楼实际上“五彩缤纷”。陈辉说,西洋楼柱头內部是木材的,随后砌上砖,最表层是西方国家常见的天然大理石,而天然大理石上的许多酉洋纹样用的便是硫璃预制构件,是根据榫卯结构方法置入的。硫璃预制构件色调丰富多彩,有浅绿色、天青色、翡翠绿色等。
在1860年的那一场浩劫中,西洋楼被付之一炬,只剩余了残垣断壁和残旧的硫璃预制构件。颐和园管理办初次将5件硫璃预制构件纳入“修补1860”三期方案,根据清除、预拼凑、粘合、补配、地面找平、做色、绘纹样、施釉等方法,勤奋复原硫璃预制构件的初始面貌。
在文物修复服务中心里,新闻记者仍在一面墙面上看到了一张变大的西洋楼黑白照,工作员创造性将现有的五颜六色硫璃预制构件制成“拼图图片”,能够亲自动手,将五颜六色硫璃预制构件铺贴在西洋楼上,再现当初“五彩缤纷”的西洋楼原状。
除开硫璃预制构件,“修补1860”三期还将修补康熙皇帝青花瓷龙凰纹碗、康熙皇帝黄釉缠枝纹路盘、康熙皇帝斗彩水仙花野生灵芝杯、清乾隆青花瓷梵语高足碗等24件陶器。
颐和园“修补1860”第一期顺利完成青花瓷缠枝莲瓷绣墩、康熙皇帝团龙纹玉茶碗等6件陶器的修补工作中,第二期顺利完成雍正皇帝青花瓷碗、“地天母”佛象等11件珍贵文物的修补工作中。
此外,颐和园管理办还对修补珍贵文物开展三维扫描仪,并将信息内容收益颐和园网上数字博物馆,游人可在颐和园微信公众平台上收看。